倒掛圣誕樹看起來是非常有創(chuàng)意的設計,一棵圣誕樹旋轉樹身倒掛在天花板上面,或者在樹頂安裝一個底盤,倒立在地面上,這種創(chuàng)意受以了人們的追捧。2016年倫敦的泰特英國美術館懸掛倒立了一棵圣誕樹,德國設計師卡爾·拉格菲爾德為倫敦的克拉里奇酒店打造了一款倒掛圣誕樹。一棵倒立的樹可以創(chuàng)造出一個華麗的、令人難忘的展示,可誰又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呢?
有人認為倒掛圣誕樹是一種古老的做法,它在中世紀早期圣誕節(jié)就已經存在了。在12世紀,當時東歐的一種傳統(tǒng)是將圣誕樹放置為顛倒的狀態(tài),以創(chuàng)造出三位一體的形象,并模仿出一個十字架的形狀。但是事實上,并沒有那么多關于古時圣誕樹與顛倒圣誕樹的文獻記錄。
在互聯(lián)網上,流行著一個追溯于8世紀圣博尼菲斯圣誕樹起源的故事。傳說中,博尼菲斯看到異教徒在供祀一棵橡樹,為了阻止這些怪力亂神,他一撮而就把樹砍倒,但一棵冷杉樹卻長了出來,隨后博尼菲斯把樹倒立放到在地上,用樹的三角形狀來表示三位一體以震懾靈異的事情。
另一種倒立圣誕樹的說法則可以追溯到12世紀中歐和東歐的傳統(tǒng)上。根據波蘭藝術中心的說法,在20世紀初,圣誕樹在波蘭流行之前,它并不是一棵完整的樹,而是某棵冷杉樹的頂端部分,或者是掛在房梁上且通常對著餐桌的部分冷杉樹。
從天花板上掛起整棵樹也是有一些歷史先例可循的。在貝恩德·布倫納的著作《發(fā)明圣誕樹》中,書中就包含了一幅19世紀懸掛的圣誕樹插圖,布倫納對此解釋道,在當時低層階級的小房間里,地上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地方來安放一棵小樹。隨著空間的利用,懸掛的樹木可能應運而生。布倫納還提到,樹木偶爾會被倒掛以保護家庭,但這種做法似乎并不普遍。
現(xiàn)在商家售賣倒立圣誕樹的目的與19世紀當時歐洲人的目的是一致的,那就是節(jié)約空間。這種創(chuàng)意還在不斷發(fā)散,有的商家打造巨型的圣誕樹倒掛在商場的中庭。